人们对于乐器产生的大概过程还是比较清楚的:从模仿鸟兽鸣叫到有音高、节奏变化的喊叫进而产生的声乐,肯定要早于人类器乐的发展。在器乐中最早发展起来并引起人们注意的是节奏乐器,即敲击性乐器。如石块、木头、果壳、骨头的敲击甚至鼓等乐器的出现,在所有的原始民族中敲击性乐器都是很丰富的。中国古代的编钟等就是敲击乐器有了音高变化的高级形式。小提琴、二胡等这类乐器之所以能被家长认可,是由于小提琴是交响乐中的首要乐器,二胡是民乐中的主要成员,也是我们的国乐。而吉他这一室内乐器,其音量小,不能在交响乐队中大显身手,我们的民族对室内乐器这一高雅艺术形式欣赏的人较少,使吉他让大众了解的机会大大减少。大众在电视上看到的更多是民谣吉他弹唱和摇滚乐队的电吉他演奏,就更加让世人认为吉他是娱乐、伴唱中从属乐器。
吉他最早在中国历史上出现的是明朝末年,一生充满传奇色彩的海盗王、商人、福建总兵郑芝龙身上,据史料记载郑总兵生前会弹奏西班牙吉他。郑芝龙早年曾为海盗乘船游历了大半个世界与那些西欧商人接触较多故而面对这奇妙的西方乐器着迷也亦属正常。但自明亡后,清廷闭关锁国与西方交流中断,此后几百年吉他在中国几乎是无人知晓的乐器。其结构和性能与原来的吉他差别很大,连传统的古典吉他亦有所变化,例如采用了尼龙弦代替羊肠弦。有柄的弹拨乐器在古代早已存在,从公元前三十至二十世纪的近东和古埃及遗迹及雕刻中可以证实。在东方,中国古代虽有过琴和瑟,但有柄的弹拨乐器基本上是在汉代才从西域传入。
在无锡这么多的吉他培训班里对于初学者来说怎找适合自己的培训中心呢,学吉他不是报一个培训班就可以,需要了解一下培训中心的师资,有多少人上课?学费合不合理?老师有没有耐心?这些问题家长或者学生都要了解一下的,这样自己的吉他水平能达到自己预期的水平。吉他首先是声音很好听,便于携带,又能弹出很多欧美化的新颖的东西。风格多元化古典的也能弹爵士布鲁斯也能弹,独奏也能弹伴奏也能弹。
作为世界三大乐器之一的吉他,以其美妙的音色,丰富的和声,完美的表现力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成为当今世界流传国家最广,弹奏人数最多的乐器。纵观国际乐坛,吉他大师们频繁的巡回演出;竞争激烈的吉他国际赛事;大量丰富的优秀作品的涌现,吉他学习者们高涨的学习热情,无不说明吉他在当今世界的繁荣发展。面对如此音乐界盛况,中国却静寂了许多。虽然近年来有人在国际上获奖,也有国外大师来华演出,音乐院校也开设了古典吉他专业,并有作曲家开始为吉他作曲,但这一切仍然处于起步阶段,这种发展水平与我国13亿人口大国应有的发展水平相距甚远。这种状况强烈要求国内的吉他演奏家、教师、学习者、音乐工作者们付出更大的努力来发展中国的吉他事业。